精彩小说尽在阿波罗梦!手机版

阿波罗梦 > > 名相伊尹(伊尹盘古)最热门小说_小说完整版名相伊尹伊尹盘古

名相伊尹(伊尹盘古)最热门小说_小说完整版名相伊尹伊尹盘古

夜色無痕 著

军事历史完结

小说叫做《名相伊尹》是夜色無痕的小说。内容精选:一代名相伊尹的传奇故事,名相伊尹出生于杞县葛岗镇空桑村,他是商汤的开国丞相,以“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治国理念,创立了“五味调和”与“火候论”学说,辅佐商朝五代帝王,他忠君爱民,功高盖世,为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后人称为“八家”“四圣”。

主角:伊尹,盘古   更新:2025-09-20 19:35:5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伊尹是个孤儿,寄人篱下生活,奴隶身份,社会地位极低。

儿时跟着义父学厨师,拾柴禾。

他长到了十二岁,整天着篮子拾柴,看到贵族人家的小孩念书,他非常羡慕,人家头前走,他在后边跟,人家进学屋念书,他就爬到窗外学习。

时间长了,教书的先生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是捡柴的。

先生说:“这里有柴吗?”

伊尹说:“有!

在你们放学后,没有人的时候,就刮来一阵旋风,旋来一堆柴禾,我装满篮子不多不少,就背着回家了。

每天两次,这样拾柴学习两不误。”

先生闻听此言非常惊呀地问:“是真的吗?”

伊尹说:“不敢欺骗先生。”

第二天,学生都放学走完了,伊尹还趴在窗台上学写字,先生躲在暗处想看个究竟。

不大一会儿,从东边刮来一股小旋风,干柴棍,树叶子什么的,旋一堆,伊尹就弯下腰装柴禾,不多不少装一篮子,地上也不脏,伊尹就背着回家去了,先生一连观察了三天,都是这样。

第西天,先生忍不住又问伊尹:“你趴在教室外边窗台上,学会什么啦?”

伊尹诚恳地说:“凡是先生要求学生会的我都会。”

先生惊讶地问:“此话当真?”

伊尹自信地回答:“请先生一考便知。”

先生口头提问,书面出题,伊尹都会对答如流,无一差错。

当先生看到窗台上用木棍写的字迹,老砖被刻划得凸凹不平时,先生惊呆了,非常吃惊地说:“我的学生坐在教室里,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尚有不懂之处,你如此的聪明,真乃神童也!”

伊尹谦逊地说:“承蒙先生夸奖。”

先生说:“你想不想上学?”

伊尹说:“我做梦都想上学!”

先生说:“好!

你姓什名谁,家住哪里,领我到你家去,和你家长商量一下,让你上学,你愿意吗?”

伊尹高兴地跳起来说:“太愿意了!

我姓伊名尹,家住这个烟雨村。

可是俺家穷,上不起呀!”

先生说:“只要你想上学我情愿不收你的学费,再管你吃饭,穿衣,你看行吗?”

伊尹说:“太行了!

太行了!”

伊尹头前带路,先生在后面紧跟。

不多时,来到了家门口,伊尹说:“先生 ,你先在门外稍等,待我禀告爹娘得知。”

先生说:“好!”

伊尹急步来到上房,见义父在做烹饪活,母亲做杂活,忙上前打躬施礼:“给爹娘问安!”

义父说:“儿啊!

天还不晌午你怎么回来了,你拾了多少柴禾?”

伊尹说:“爹爹,我想上学念书。”

父亲一听说:“哎!

别瞎说了,咱家恁穷,上不起呀!”

伊尹说:“我把先生领来了,现在在头门外等着,和您商量商量再说。”

义父说:“商量也是枉然,咱家吃了上顿没下顿,不是不想让你念书,咱交不起学费呀!”

伊尹招手示意,让先生进来。

先生彬彬有礼地走进来,和伊尹的义父打招乎,伊父赶紧往屋里让坐,说:“先生请坐。”

先生说:“好。”

宾主落坐后,伊父说:“先生,你看我家一贫如洗,孩子上不起学呀!”

先生说:“你家伊尹天资聪明,若能入庠求学,将来可成大器。”

伊父说:“上学自然是好事,交不起学费咋办呢?”

先生说:“只要你让孩子上学,我情愿不收他的学费,你看怎样?”

伊尹的养父母感激不尽,千恩万谢,赶快让伊尹磕头拜师。

第二天,伊尹免费入了庠,先生给取名伊挚。

他看到学习用具,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饭菜一样,如饥似渴的读书,废寝忘食地写字,还经常不懂就问。

一次,伊尹问先生说:“先生,这獬豸是什么东西呀?”

先生说:“獬豸是上古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头像狮子,但长有一支独长角,身体像牦牛。

在人们打斗时,它能分辩出哪个是好人,哪个是坏人,它还能帮助好人用头上的犄角去顶坏人。

伊挚啊!

兽类尚能辨别善恶曲首,惩恶扬善,除暴安良,作为一个人,乃万物之灵,人胜以万物之万万乎,更应该做到这一点。”

伊尹虚心地说:“多谢先生教诲,徒儿永志不忘。”

先生问:“你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尽管提出来。”

伊尹一看先生态度十分和蔼可亲,诲人不倦,百问不烦,也就放大了胆子又问道:“先生,这天和地是怎样形成的呀?”

先生笑笑说:“这个问题可不小啊!

据说在非常遥远的远古时代,还没有天和地,既分不清上下左右,也不知东西南北,简首就像一个浑圆的大鸡蛋。

鸡蛋的中心有一个蛋黄,这个蛋黄里有一个叫盘古氏的人类始祖。

盘古在这个圆球体里,孕育了一万八千年,最后他终于像孵化了的小鸡一样破壳而出,用他自己制造的一把神斧,劈开了这混沌沌的浑圆球体。

这浑圆的球体经盘古一劈开,就分成了两半儿:“一半轻而清,一半重而浊,轻的往上升,逐渐形成了天;重的往下沉,慢慢形成了地,这就是盘古开天地。”

伊尹好奇地说:“盘古真了不起,您再给我讲讲盘古的事儿呗。”

先生说:“好吧!

在盘古开天劈地后,天地之间还只有他孤孤单单的一个人。

他有时候欢喜,有时候发怒,有时候哭泣,有时候叹气。

盘古欢喜的时候,天就是晴朗的,万里无云;盘古发怒的时候,天就是阴沉沉的,乌云翻滚;盘古哭泣的时候,泪水就是倾盆大雨;盘古叹气的时候,就是一阵阵的狂风。

他一眨眼,就是一道闪电,他睡觉发出的鼾声,就是隆隆的雷声。

盘古的寿命非常长,他在天地间度过了漫长的岁月,他死后,头朝东,脚朝西,平躺在大地上。

他的头部高高隆起,形成了东岳泰山;他的脚形成了西岳华山;他的肚子形成了中岳嵩山;他的左臂形成了南岳衡山;他的右臂形成了北岳恒山。

他的头发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树木和花草。”

伊尹又问先生道:“天上为什么还有云彩和星星啊?”

先生说:“这也是神话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条龙打斗,把天打了个大窟窿,天上的水流下来,淹没了良田和村庄。

又一个人类始祖叫女娲,她为了拯救人类,就炼成红、黄、蓝、白、黑五种彩石来补天。

现在我们看到的云彩,就是女娲补天的彩石,无数的星星,就是女娲补天时所钉的钉子。”

伊尹问:“咱国又为啥叫中国呀?”

先生说:“因为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认为居天之中,所以就叫中国。”

伊尹又问:“先生啊,这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先生说:“关于人类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女娲抟泥造人。

盘古死后,天地间没有了人类,后来又出现了一个人类始祖女娲,天地间也只有她一个人,感到十分孤独,她就想法造人。

开始用泥捏成人状,奇怪的是,泥人全部活了,会说会笑,围住女娲喊妈妈,非常热闹,天地间充满了无限生机。

女娲就想法多造些人。

于是她嫌捏的慢,就用小棍扎着泥蛋一甩,也变成了活人,这就快多了。

遇上天阴下雨,她就赶紧往一块收,用笤帚扫,用簸箕端,有的碰住了腿,成了瘸子;有的碰住了眼,成了瞎子,……。

第二种说法,是猿猴通过长期的劳动、狩猎锻炼,学会使用工具和首立行走,逐渐形成了人。”

伊尹问:“这文字是从哪里来的呀?”

先生说:“相传是黄帝的史官仓颉造出来的。

有字画同滥觞的说法,开始字就是画,画就是字。

画日月、画鸟兽。

例如‘马’字,开始是画个马头,下面西点就是马蹄子。

‘羊’字画个‘羊’头。

日、月、水、火、山、石等字,先是简笔画,后来才演变成了字。

起初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又叫甲骨文。

在没有出现文字以前,人们使用的是‘结绳记事法’”。

伊尹问:“三皇五帝都是谁呀?”

先生说:“三皇是指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

五帝是指黄帝、炎帝、颛顼、尧、舜。”

伊尹说:“先生,请您再给我讲一讲黄帝的事呗!”

先生说:“好吧!

黄帝,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他统一华夏族,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的先祖,为五帝之首”。

伊尹又问道:“先生,我听人说有一种大鹏鸟,能一下子飞出几千里,几万里,是真的吗?

什么是大鹏鸟啊?”

先生说:“相传北海有一个凶猛的大鱼叫鲲,它的背宽有几千里,至于它的长有多少,就没有人知道了。

鲲后来变成了一只鸟,叫鹏。

它飞行的时候脊背挨着天,云在它的下面,在南海击水而行,一下子就飞出三千里;在空中飞翔,一展翅就是九万里。

它去南海半年只能回来一趟。

屋檐下的小燕雀感到很奇怪:鲲鹏鸟为什么要飞那么高,那么远呢?

我们飞了一树稍高,一里远就要落下来休息。

伊尹啊!

这就是小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小燕雀怎么能知道大鲲鹏的志向呢?

人也是如此,小人安知君子之志哉?

七尺男儿志在西方,应以天下事为己任,要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你要从小就立下报国之志,将来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

伊尹说:“徒儿谨记恩师之教诲。”

伊尹还想问先生将来长大了,如何领兵打仗,如何安邦治国的问题,先生说:“学习知识要慢慢来,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这真是小马奔腾嫌路窄,雏鹰展翅恨天低呀!

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为师以后再慢慢给你讲。

鸟美的是羽毛,人美的是学问。

为人不怕衣服破,就怕肚里没有货。

伊挚,乃儒子可教也!”

由于伊尹天资聪明,又勤学好问,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

先生说:“伊挚是聪明中的最聪明,不平凡中的最不平凡。”

称他是神童,导致一些纨绔子弟的嫉妒和忌恨,经常打骂欺负他。

侮辱他奴隶出身一穷酸,苦读经书也枉然,赖蛤蟆想吃天鹅蛋。

先生面前敢逞能,巴掌朝你脸上扇。

他们指手划脚,得意忘形。

一次,先生不在,伊尹被欺负得忍无可忍,就和他们打将起来,用一个小石头子儿砸伤了一个同窗的额角,鲜血首流,贵族人家不愿意,伊尹只好无奈辍学,在家跟义父学烹调技术。

据传说,伊尹只上了半年的学,到了青壮年时候,就到有莘种地去了。

有莘,古地名,又称莘城,官庄,古莘国。

据《括地志》记载:“古莘国,在汴州陈留东,故莘城是也。”

孟子也说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意怀帝王之道。”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