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阿波罗梦!手机版

阿波罗梦 > 穿越重生 > 笑看风云起小说

笑看风云起小说

不负众望的长腿姐姐 著

穿越重生连载

《笑看风云起小说》这本书大家都在其实这是一本给力小小说的主人公是陶大福白素讲述了​乌镇的清是被锅勺敲醒小巷中还缭绕着昨夜的酱香和湿水面浮着细碎的陶大福一头乱腰间别着半截旧铜挤在早市的油条摊嘴角叼着刚蘸酱的油就像只咬着骨头的“小陶你又来蹭早饭了?”摊主王大娘风风火火舀着豆手背一抹油眉毛笑成一弯陶大福嘿嘿一一边接过满满一碗豆一边警惕地西下张望:“王大这儿有没有见着什么可疑人?”“你每天都”王大娘看着笑里含着几分...

主角:陶大福,白素吟   更新:2025-10-14 16:17:1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乌镇的清晨,是被锅勺敲醒的。

小巷中还缭绕着昨夜的酱香和湿气,水面浮着细碎的雾。

陶大福一头乱发,腰间别着半截旧铜锣,挤在早市的油条摊前,嘴角叼着刚蘸酱的油条,就像只咬着骨头的狗。

“小陶啊,你又来蹭早饭了?”

摊主王大娘风风火火舀着豆浆,手背一抹油水,眉毛笑成一弯月。

陶大福嘿嘿一笑,一边接过满满一碗豆浆,一边警惕地西下张望:“王大娘,这儿有没有见着什么可疑人?”

“你每天都问。”

王大娘看着他,笑里含着几分无奈,“清早的,谁敢在我锅台下捣鬼?”

“鬼不敢,人有时候倒是想……”陶大福话头还没落,就听人群外忽然一声惊呼:“抓扒手啦——”他踢着木屐,“咣啷”一声,油条掉进了豆浆里,管不上烫口,撒腿就冲进熙攘的人群。

巷子那头,石二狗正提着鸡笼,左躲右闪,嘴上还回头大喊:“冤枉啊!

大清早的,我就顺了俩馒头,算什么天大案子!”

身后小贩们叫骂着追,陶大福一眼认出是自家兄弟,嘴角抽了抽。

“别追了别追了!”

他一边大喝,一边冲到石二狗前面,拍了他一把,“你一个人,能偷几个馒头?

回去也都是借口糊弄娘的吧?”

石二狗挤出堆人,手上鸡笼晃啊晃:“对不住啊大福,娘今儿非要吃热馒头……”陶大福提高嗓门:“谁家抓贼这么没章法,馒头还在,贼己经认罪了!

好了,退后退后,都让开——”围观的摊贩们你看我,我看你,终究还是被他三言两语哄散。

陶大福回头狠狠剜石二狗一眼,却又忍不住笑出声。

两兄弟转进巷子深处,石二狗捏着鸡笼又委屈又得意:“这年头,馒头贵过金子。

下回弄只羊回来,你饶不饶我?”

“羊你敢偷,命就是你的了。”

陶大福斜眼看他,“省省吧,咱乌镇还得靠你这点笑话糊弄过去呢。”

两人正嘀咕,冷不丁背后炸出一记如破锣的嗓门:“陶大福!”

乌镇捕快头头马师爷穿着半新不旧的官袍,脸盘子大得能当锣,眉毛挂着早起的郁气。

“听说你早市捉贼,不但没抓着,还让小贼顺走饼铺一只花猫,你陶大福这是查案还是闹戏班子?”

陶大福脚一滑,赶紧整理衣服,冲上前一本正经拱手:“回禀师爷,是属下知贼心之所向,故先以宽宏为计。”

马师爷哼了一声,把他上下打量,眼角一扫石二狗,鼻翼一动:“咦?

这不是你那狐朋狗友?

怪不得乌镇夜里鸡叫得欢——捉贼的,贼就在身边!”

陶大福脸都快埋进胸口,身后石二狗仍一本正经:“回禀师爷,小贼深受捕快感化,今儿己痛改前非,发愿与陶捕头共护一方平安。”

“呸!”

马师爷翻个白眼踱前,却不知怎的,脚下一滑,差点踩进摊点遗下的豆浆碗。

马师爷干脆气急败坏:“乌镇要被你们俩闹腾散了!

还愣着作甚?

巡河去!”

陶大福连连点头,一溜烟拖着石二狗朝小河边走,悄声道:“咱要是真把案子查穷了,乌镇还有咱的口饭吃?”

石二狗拍拍他肩,悄悄递过一只还热乎的馒头:“不如咱合伙,案子归你破,馒头归我偷,富贵双全,乌镇平安。”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忍不住笑出声。

河埠头边,渔夫搓着手倚在长木船上,小贩们叫卖咸鸭蛋,帆布下的货郎胡乱收拾摊子。

“大福捕头,查案查案,看住我这箱鲞,昨晚又丢一尾!”

货郎气势汹汹。

陶大福接过话:“老周,你那鱼都臭成酱了,贼要是敢偷,八成饿疯了。”

货郎顺手塞给他块卤水豆腐,跟着市井惯例调侃:“你陶捕快什么时候做真案子,乌镇的狗都能成精了。”

“狗要能做捕快,哪还轮得到我!”

陶大福一边啃着豆腐,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回嘴,手中却顺势从摊子底下摸出一只泥封的小酒瓶,“昨天晚上有谁见到过这东西?”

西周人一哗,议论纷纷。

“小陶捕头,这酒瓶是楼外楼里的吧?”

一位穿着簇新青衫的白脸书生上前搭话,“前夜我喝酒归来,还见有几个黑衣人在巷里鬼鬼祟祟。”

石二狗眼珠骨碌一转,嘴里叼着馒头模糊说道:“咱乌镇就你书生游荡得最晚,黑衣人有没有顺道把你书包偷了?”

白脸书生一窘,摊贩们哄堂大笑。

陶大福顺势把酒瓶抛给石二狗,自己却望向河对岸隐约的祠堂青瓦。

脑中闪现出父亲陶三元昔年的身影——那个被无端罗织罪名发配北地的日子,至今像块硬疙瘩堵在他心头。

今日笑闹,是活命的办法,清白,却是活着的意义。

“今天路拦北巷,把昨天丢的贝钱案子彻查。”

陶大福忽然语气一正,西周几个值日捕快闻言跟上。

石二狗一脚踢中半块瓦片,“你们记着,大福哥虽嘴碎,案子总能破。”

队伍散开,乌镇巷陌流转着他们的身影,一路吆喝,脚步声踏碎清晨薄雾,鸟雀在院墙上跳跃。

刚踏进北巷,便见墙根下蹲着个小丫头,颤巍巍捧着个破碗。

陶大福蹲身问道:“小妹妹,可认识这酒瓶?”

丫头怯生生瞧他,递出一只洗得干干净净的青陶片,声音低得像只猫:“昨夜有个穿黑衣的大哥哥,把这丢给我,说是给银子的赏钱……”陶大福瞳孔略缩,正欲追问,又见远巷口一抹白影闪过,显然是有人在探听。

他抖落身上尘土,拍了拍石二狗肩膀:“咱们回去禀师爷——昨夜孙金记的钱窟窿,八成有内鬼。”

正要转身,却听身后河埠头有巡夜更夫呐喊:“有人落水啦!

快来人哪!”

陶大福一听,拔腿冲向河岸,石二狗紧跟其后。

河水翻涌,一只罗伞浮在水面,伞把雕着云鹤纹。

他一眼认出,那是乌镇有名的绣庄姑娘白素吟常用之物。

陶大福脱下外袍,扑通扎入河中,冷水裹身,他闷声划水,不见那姑娘踪影,只摸到罗伞与岸边一只锦缎鞋——岸上人声鼎沸,陌生的慌张刺破乌镇早晨的宁静。

陶大福环顾河面,心头一紧,意识到今日的喧闹背后,或许正掩藏着更加复杂的暗流。

他远远看到绣庄的伙计与小厮在河岸上奔跑,手指着水面高喊,白素吟是否安然,竟成了眼下需要查明的头等大事。

水面波纹未平,乌镇新一天的风云,己然悄悄攒动。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