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阿波罗梦!手机版

阿波罗梦 > > 1980八零枭雄(林峰赵建军)免费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1980八零枭雄林峰赵建军

1980八零枭雄(林峰赵建军)免费小说_最新小说全文阅读1980八零枭雄林峰赵建军

一片狼藉的紫兔 著

穿越重生完结

穿越重生《1980八零枭雄》是大神“一片狼藉的紫兔”的代表作,林峰赵建军是书中的主角。精彩章节概述:1980年的楚州,寒风卷着公社的尘土,吹在陈阳脸上。这位从四十年后穿越而来的体制内中层,此刻只是个因派系斗争被踢到基层的小科员,手里只有32块工资和一间漏雨的老房。但他藏着整个时代的“剧本”——知道1984年经济改革的风口,清楚1992年市场经济的浪潮,更熟稔省级人事变动的每一条脉络。

主角:林峰,赵建军   更新:2025-10-11 16:26:1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小王的话像一颗炸雷,在林峰耳边轰然作响。

他站在公社宿舍门口,手里攥着那份连夜写就的《砖窑联产承包试点方案》,纸张边缘被手指捏得发皱。

县工业局要收归砖窑厂,这不仅会让他的改革尝试胎死腹中,更会断了一百二十名社员的生计 —— 那些昨天还围着他,眼里满是期待的乡亲,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该有多绝望?

“什么时候来考察?”

林峰的声音有些发紧,却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他知道,现在慌乱没有任何用处,必须在县工业局考察组到来前,找到破局的办法。

小王挠了挠头,急声道:“赵书记说,考察组上午十点到,现在都七点半了,就剩两个多小时了!

他还让我通知你,一会儿去办公室开会,说是要商量怎么‘配合’考察组。”

“配合?”

林峰冷笑一声。

赵建军口中的 “配合”,恐怕就是要顺着县工业局的意思,把砖窑厂拱手让人。

他深吸一口气,对小王说:“你先去通知老周主任,让他在办公室等我,我去趟砖窑厂,马上回来。”

不等小王回应,林峰己经转身往砖窑厂的方向跑。

清晨的风裹挟着寒意,刮得他脸颊生疼,可他丝毫不在意。

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他必须先稳住社员们,要是大家慌了神,这场仗就彻底输了。

砖窑厂的景象比昨天更显萧条。

原本用来堆放煤炭的空地空荡荡的,几座砖窑像沉默的巨人,冰冷地矗立着。

十几个社员蹲在窑门口,手里拿着干硬的窝头,却没心思吃。

看到林峰跑过来,大家纷纷站起身,眼里满是期盼。

“林科员,方案的事怎么样了?

啥时候能开工啊?”

昨天那个哭诉的女人快步上前,声音里带着急切。

她叫刘桂兰,丈夫在砖窑厂当烧窑工,家里两个孩子等着工分交学费,要是砖窑真停了,日子就彻底没了指望。

林峰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心里一阵发酸。

他稳了稳心神,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乡亲们,有个情况要跟大家说 —— 县工业局今天上午要来考察,想把咱们的砖窑厂收归国营。”

这话一出,社员们瞬间炸开了锅。

“啥?

收归国营?

那我们咋办啊?”

“就是啊,国营了还能有我们的活干吗?”

“不行!

这砖窑是咱们公社的,不能让他们拿走!”

议论声越来越大,焦虑和愤怒像潮水一样蔓延开来。

刘桂兰急得眼圈都红了,拉住林峰的胳膊说:“林科员,你可得想想办法啊!

我们一家子都指望这砖窑呢!”

林峰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大声说:“乡亲们,我知道大家着急,但现在慌没用。

县工业局要收归砖窑厂,无非是觉得咱们管理不好,挣不了钱。

可只要咱们能拿出办法,证明砖窑厂在咱们手里能活下去,还能让大家挣钱,他们就没理由收走!”

“可我们能有啥办法啊?”

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问道,他是砖窑厂的老烧窑工,叫王强,技术过硬,就是性子首。

林峰从包里掏出那份《砖窑联产承包试点方案》,高高举起:“这就是办法!

我连夜写了联产承包的方案,只要咱们按这个来,自己凑钱买煤,自己管理,不仅能让砖窑重新开工,还能让大家多挣工分!

现在,就看大家愿不愿意跟我一起拼一把!”

他把方案里的核心内容,像公社出场地设备、社员凑钱、盈利分成这些,又跟大家详细说了一遍。

没想到,社员们的热情比昨天还要高涨。

王强第一个站出来:“林科员,我信你!

我家还有两百块积蓄,愿意拿出来当保证金!”

“我也拿!

我家有一百五!”

“我家也有!

只要能开工,啥都好说!”

短短几分钟,就有十几个社员报名,凑出来的保证金己经快够一组的钱了。

刘桂兰也红着眼眶说:“林科员,我家虽然没钱,但我男人会烧窑,我能给大家做饭,我们愿意出力气!”

看着眼前这群朴实的乡亲,林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有了社员们的支持,这场仗就有了底气。

他跟大家约定,一会儿县工业局考察组来了,大家就一起去公社办公室,把想继续经营砖窑厂的意愿说出来,再把承包方案递上去,让他们看看社员们的决心。

安排好砖窑厂的事,林峰急忙往公社办公室赶。

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赵建军的声音:“…… 县工业局要收归砖窑厂,这是好事!

国营企业有资金有技术,肯定比咱们公社自己搞强。

一会儿考察组来了,大家都机灵点,别乱说话,尤其是那个林峰,要是敢捣乱,我饶不了他!”

林峰推门进去,正好对上赵建军的目光。

赵建军看到他,脸色一沉:“林峰,你去哪了?

让你开会你磨磨蹭蹭的!”

“我去砖窑厂了,跟社员们商量砖窑开工的事。”

林峰语气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赵书记,县工业局要收归砖窑厂,我觉得不妥。

砖窑厂是公社的财产,更是一百二十名社员的生计来源,不能就这么轻易交出去。”

“不妥?

你说不妥就不妥?”

赵建军拍了桌子,“县工业局是上级单位,他们的决定就是命令,你一个小科员,有什么资格反对?”

“我不是反对上级单位,我是反对不顾社员死活的决定!”

林峰也提高了声音,“砖窑厂停火三天,社员们都快揭不开锅了,县工业局现在要收走,要是国营之后还是搞不好,社员们的日子该怎么过?

难道就因为是上级决定,我们就要眼睁睁看着大家受苦?”

“你……” 赵建军被噎得说不出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就在这时,老周推门进来,他刚才在门口听到了两人的对话,对着林峰使了个眼色,然后对赵建军说:“赵书记,小林说得也有道理。

咱们是不是先听听社员们的意见?

毕竟砖窑厂关系到一百多口人的生计。”

赵建军瞪了老周一眼:“社员们懂什么?

他们只知道挣钱,不知道服从上级安排!”

正说着,公社大院里传来了汽车的声音。

小王跑进来报告:“赵书记,县工业局的考察组到了!”

赵建军脸色一变,立刻整理了一下衣服,换上一副热情的表情:“快,咱们出去迎接!”

说完,他瞪了林峰一眼,压低声音警告:“一会儿不许乱说话,否则你吃不了兜着走!”

林峰没理他,心里却在快速盘算。

他刚才己经让王强带着几个社员代表,跟在后面过来,现在正好能让他们跟考察组当面说说想法。

公社大院里,一辆绿色的吉普车停在那里,车身上印着 “河阳县工业局” 的字样。

从车上下来三个人,为首的是一个穿着中山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他是县工业局的副局长,叫张卫国,为人刻板,凡事都按规矩来。

赵建军急忙上前,满脸堆笑:“张局长,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

张卫国点了点头,语气平淡:“赵书记,我们今天来,主要是考察一下你们公社砖窑厂的情况,看看收归国营后的可行性。”

“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带你们去砖窑厂!”

赵建军说着,就要引着张卫国往外走。

“张局长,等一下!”

林峰上前一步,拦住了他们,“我是公社的科员林峰,有件事想跟您汇报,关于砖窑厂的经营,我们有个新方案,还有社员代表想跟您说说心里话。”

张卫国愣了一下,看向赵建军。

赵建军急忙说:“张局长,这小子就是瞎胡闹,您别理他,咱们还是去砖窑厂吧。”

“赵书记,话可不能这么说。”

林峰看向张卫国,认真地说,“张局长,砖窑厂收归国营,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让它更好地发展,让社员们受益。

现在我们有个联产承包的方案,能让砖窑厂立刻开工,还能解决社员的就业问题,您要是不听听,万一错过了好办法,岂不可惜?”

张卫国皱了皱眉,他倒是没想到,一个公社小科员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

不过,他也确实想听听,这个所谓的 “新方案” 到底是什么。

他沉吟了一下,说:“也好,那就在办公室谈谈吧,不过时间有限,你们抓紧。”

赵建军脸色难看,却也不敢反驳张卫国的决定。

众人回到办公室,王强等几个社员代表也跟了进来,站在角落里,紧张地看着张卫国。

林峰把《砖窑联产承包试点方案》递到张卫国手里,然后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内容:“张局长,我们的方案是,公社出场地和设备,社员自愿组成承包小组,缴纳保证金,自己筹集资金购买煤炭,盈利后公社分三成,社员分七成。

这样一来,不用国家投入一分钱,砖窑厂就能重新开工,还能解决一百二十名社员的就业问题。

您看,这比收归国营,还得等上级拨款、派管理人员,要快得多,也有效得多。”

张卫国拿着方案,仔细看着,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方案确实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在当前县工业局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不用投入就能让砖窑厂运转,确实是个好办法。

可就在这时,赵建军突然开口:“张局长,您可别被他骗了!

联产承包就是搞资本主义,要是传出去,影响多不好啊!

而且社员们哪有能力管理砖窑厂,到时候赔了钱,还得找公社麻烦!”

张卫国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最担心的就是 “政策风险”。

虽然现在中央在提倡改革,但在一些敏感问题上,还是要谨慎。

林峰立刻反驳:“赵书记,这不是资本主义,只是改变经营方式,所有权还是公社的,盈利也有公社的份,这符合中央‘搞活农村经济’的精神。

而且社员们都愿意拿出保证金,也有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怎么就管理不好?”

“你说符合就符合?

你有什么证据?”

赵建军咄咄逼人。

林峰心里一紧,他知道,张卫国最看重的就是 “政策依据”。

虽然他知道 1981 年中央会出台相关政策,但现在是 1980 年,还没有明确的文件支持。

就在他着急的时候,老周突然开口:“张局长,我记得上个月的《人民日报》上,刊登过一篇关于农村多种经营的评论,里面提到‘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允许探索不同的经营模式’,这是不是可以作为依据?”

林峰眼睛一亮,他怎么忘了这个!

上个月的《人民日报》确实有这么一篇评论,虽然不是正式文件,但也能说明中央的政策风向。

他急忙说:“对,张局长,老周主任说得对,《人民日报》都这么说了,咱们的方案是符合中央精神的!”

张卫国愣了一下,他倒是没注意到那篇评论。

他沉吟了片刻,说:“这个方案,我需要带回局里研究一下。

不过,收归国营的事,暂时先缓一缓。”

听到这话,林峰和老周都松了一口气,社员代表们也露出了笑容。

赵建军脸色铁青,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张卫国又问了几个关于方案的细节,林峰都一一作答。

最后,他站起身说:“赵书记,林科员,关于砖窑厂的事,我们局里会尽快给出答复。

不过,在答复出来之前,砖窑厂不能再这么停下去了,要是社员们真的能凑到钱,先小规模开工试试,也不是不行。”

说完,张卫国就带着人离开了。

办公室里,赵建军阴沉着脸,看向林峰:“你行啊,林峰,敢跟我对着干,还敢在张局长面前耍花样!

你等着,这事没完!”

林峰没理会赵建军的威胁,他现在心里想的是,虽然张卫国没明确同意方案,但至少把收归国营的事缓下来了,还同意小规模开工,这己经是很大的进展了。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尽快让社员们组成承包小组,凑齐资金,把砖窑厂开起来,用实际行动证明方案的可行性。

可就在他以为事情能顺利推进的时候,王强突然跑了进来,脸色慌张:“林科员,不好了!

刚才我们从砖窑厂过来的时候,看到县物资局的人把咱们之前剩下的那点煤炭给拉走了,说是‘国营企业优先调配’!”

林峰心里 “咯噔” 一下,他怎么忘了,县物资局跟县工业局向来关系密切,他们这是故意拆台啊!

没有煤炭,就算方案再好,社员们凑齐了钱,砖窑厂也开不了工。

他看向窗外,天空依旧灰蒙蒙的,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酝酿。

没有煤炭,他该怎么让砖窑厂开工?

县物资局的背后,是不是还有人在针对他?

这些疑问,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