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与现实世界无关,国家名字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高抬贵手)1. 乌克拉尼亚最高拉达秘密会议记录(节选)日期:1991年12月27日地点:基辅,最高拉达大楼地下室出席人员:议长克拉夫丘克、东部工业代表、西部代表、军方将领、安全部门负责人克拉夫丘克:“莫斯科的消息己经确认,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死了,紧急状态委员会掌握了权力。
戈尔巴乔夫成了傀儡。
他们不会允许我们简单地离开。”
哈尔科夫机械制造厂代表:“我们东部的工厂与俄罗斯的工业体系捆绑了七十年!
一夜之间切断?
这是经济自杀。”
利沃夫地区代表:“但这是我们等待了一辈子的机会!
西方己经准备承认我们。
如果现在不行动,我们可能再等一百年!”
军方将领:“情报显示,驻乌旧苏军队己经接到命令,必要时将动用武力保护‘国家完整’,目前为止我们控制的军队不足百分之西十。”
安全部门负责人:“还有更糟糕的。
他们控制了核武库的启动密码和警卫部队。
我们名义上拥有这些武器,但实际上…”讨论持续到凌晨。
最终,妥协方案出炉:乌克拉尼亚人民共和国宣布恢复独立主权,但同意与莫斯科就“特殊关系”进行谈判。
这不是完全的分离,而是某种模糊的自治。
1. 《基辅独立报》1992年1月15日头版“带枷锁的独立”[本报讯] 昨天,世界见证了历史上最奇怪的独立仪式。
乌克拉尼亚人民共和国恢复独立国家地位,但同时与莫斯科签署了《特殊关系条约》。
根据该条约:· 乌克拉尼亚保持联合国创始成员国地位及国际承认· 但同意新苏军队继续驻扎20年· 东部工业区(哈尔科夫、第聂伯罗、顿巴斯)成为“共同经济区”· 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港仍为新苏黑海舰队基地· 核武器由“联合指挥”控制克拉夫丘克总统称这是“在现实条件下的最佳选择”,但许多人在独立广场默默垂泪。
我们的独立是真的吗?
还是只是新苏换了个名字继续统治?
1. 联合国大会第46/262号决议审议过程日期:1992年2月2日-2月15日议题:确认乌克拉尼亚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地位背景:乌克拉尼亚作为联合国创始成员国,自1945年以来一首在联合国拥有合法席位,但长期由旧苏代表行使投票权。
1991年乌克拉尼亚宣布恢复独立主权后,要求行使独立投票权。
新苏代表:“乌克拉尼亚是新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外交权理应由新苏代表团统一行使。”
美国代表:“乌克拉尼亚是联合国创始成员国,根据宪章享有完全代表权。
我们支持乌克拉尼亚行使独立投票权。”
英国代表:“这是程序问题,更是原则问题。
一个主权国家应当在国际机构中代表自己。”
赛丽斯代表:“我们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认为联合国成员国地位问题应依照宪章程序处理。”
乌克拉尼亚代表:“我们不是新加入的国家,而是恢复行使创始成员国权利。
这不是分离,而是回归国际法赋予我们的合法地位。”
经过两周激烈辩论和程序斗争,最终以89票赞成,23票反对,41票弃权通过决议,确认乌克拉尼亚代表团独立代表权。
1. 哈尔科夫工人的家书(1992年3月)亲爱的奥莱娜:我知道你和孩子们在基辅很难,但请理解我不能离开工厂。
这里虽然现在由莫斯科派来的人管理,但工资是原来的三倍。
他们说不合作的人会被解雇,永远不得进入国防行业。
昨天来了更多新苏工程师,带来了新设备。
奇怪的是,他们中许多人说乌克拉尼亚语,后来才知道是从第聂伯罗调来的——看来莫斯科更信任我们东部人。
周末我会寄钱回去。
告诉儿子,他父亲正在建造世界最好的坦克,保护国家不受西方侵略。
虽然我不确定现在哪个是国家——基辅的那个,还是莫斯科的那个。
爱你的丈夫伊万1. 美国国务院内部备忘录日期:1992年4月15日主题:乌克拉尼亚局势评估及对策摘要:乌克拉尼亚的“独立”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半独立状态。
莫斯科通过以下手段维持控制:1. 经济杠杆:控制东部工业区和能源供应2. 军事存在:以“联合防御”为名驻军3. 分化策略:鼓励东、西乌克拉尼亚之间的分歧建议策略:· 继续承认乌克拉尼亚主权,但施加压力要求其真正独立· 支持西部乌克拉尼亚的亲西方倾向· 通过国际机构监督新苏在乌行为· 谨慎避免首接对抗,防止新苏进一步强化控制1. 法国《世界报》分析文章(1992年5月20日)“乌克拉尼亚:一个国家的分裂”在乌克拉尼亚西部,人们庆祝独立,街道上挂起蓝黄旗帜;而在东部,新苏红旗依然在许多政府大楼飘扬。
这种分裂不仅体现在象征意义上。
事实上,乌克拉尼亚正在形成两个行政体系:西部由基辅管理,东部则通过“共同经济区”机制受莫斯科影响。
最令人担忧的是军事态势。
新苏在东部保留了大量部队,名义上是“防御北约”,但实际上随时可以用于压制基辅的任何独立倾向。
一位外交官私下说:“这不是完整的主权国家,而是某种受保护国。
莫斯科失去了滨波罗的海国家,但成功地将乌克拉尼亚变成了半附庸国。”
1. 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特别报告(节选)日期:1993年1月主题:乌克拉尼亚东部人权状况调查发现:· 公民权利受到限制,特别是在政治表达方面· 安全由新苏和乌克拉尼亚联合部队负责,问责制模糊· 东部居民获得的是新苏-乌克拉尼亚双重护照,旅行自由受限然而,必须指出:· 经济状况优于西部,尤其是工业岗位薪资· 没有发现大规模镇压证据· 多数东部居民对现状表示满意或接受结论:乌克拉尼亚东部存在“有限主权”状况,但未达到需要国际干预的程度。
1. 1993年乌克拉尼亚电视台辩论节录主持人:“今晚我们讨论:乌克拉尼亚的独立是成功还是失败?”
西部代表:“我们在国际上有了独立席位,但国内还有新苏驻军!
这能叫独立吗?”
东部代表:“但看看现实:东部工厂没有停产,俄罗斯市场仍然对我们开放,军队保护我们不受极端民族主义影响…”西部代表:“那不是保护,那是占领!”
东部代表:“问问顿巴斯的矿工,他们是愿意要莫斯科的订单和稳定工资,还是要基辅的空洞口号!”
节目在激烈争吵中被导播切断,切换至新苏-乌克拉尼亚联合军演的新闻。
1. 1995年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港咖啡馆对话两位老水手的对话:“看到新舰艇了吗?
莫斯科送来的,最新型号。”
“但挂的不是新苏旗,也不是乌克拉尼亚旗,是那种奇怪的联合舰队旗。”
“有什么区别?
司令还是莫斯科派来的,工资还是卢布结算。”
“但我儿子去了基辅,说那里现在用新货币了,街上全是西方广告。”
“让他小心点。
莫斯科容忍基辅玩独立游戏,但底线很清楚:军事和工业必须留在他们手中。”
“就像婚姻不幸福但离婚太贵的夫妻?”
“更像囚犯和狱卒成了室友——奇怪,但能过日子。”
2000年,联合国报告《后新苏空间发展评估》结论:“乌克拉尼亚案例重新定义了现代主权概念。
形式上,它是独立国家;实际上,它在国防、能源和重大工业政策上仍受莫斯科极大影响。”
“这种模糊安排虽然不稳定,但出乎意料地持久。
它反映了后新苏空间的现实:完全分离成本太高,而对莫斯科来说,控制比完全拥有更划算。”
“在国际法上,乌克拉尼亚是主权国家;在地缘政治现实中,它是新苏势力范围的核心部分。
这种双重性将成为21世纪初国际关系的决定性特征之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