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上海租界的雨像化不开的墨,将霞飞路的霓虹晕成一片暧昧的光斑。
沈砚靠着百乐门的廊柱,指尖夹着半支没点燃的烟,耳中灌满爵士乐的靡靡之音,眼底却清明如镜。
“先生,借个火?”
穿月白旗袍的女人递来打火机,指尖带着淡淡的栀子花香。
沈砚抬眼,看清她眉眼的瞬间,脑海里突然涌入一串杂乱的念头:接头暗号“江枫渔火”,他是不是76号的人?
袖扣是梅花标记,没错,是自己人。
沈砚不动声色地接过打火机,“咔嚓”一声点燃烟,吐雾时低声道:“晚来天欲雪。”
女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脑海里的念头变成了对上了!
赶紧把情报交给他,76号的人在后面跟着。
她抬手拢了拢鬓发,将一枚绣着寒梅的绢帕塞进沈砚掌心,转身融入人流。
沈砚握紧绢帕,转身拐进旁边的弄堂。
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三个黑衣男人追了上来,领头的正是76号行动队的赵虎。
“沈先生,借一步说话?”
赵虎皮笑肉不笑,沈砚却清晰听见他的心思:李主任怀疑这小子通共,抓回去好好审审,说不定能挖出整条线。
“赵队长说笑了,我就是个做茶叶生意的,哪配劳您大驾?”
沈砚语气平淡,脚步却没停。
他能听见三个特务的心跳声,以及他们脑海里的盘算:左边是死胡同,堵住他!
别让他跑了,抓活的有赏。
沈砚猛地转身,将烟蒂弹向左边的巷口,同时脚下发力,撞向右边的特务。
那特务正想着他要往左边跑,猝不及防被撞得踉跄,沈砚趁机窜进右边的岔路。
赵虎怒吼着追赶,脑海里的怒火几乎要溢出来:敢耍老子!
抓住他打断腿。
沈砚凭借对弄堂的熟悉,七拐八绕地甩掉追兵。
躲进一处废弃仓库,他摊开绢帕,上面用特殊墨水绣着一串数字。
这时,他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女人刚才的残留念头:数字对应《诗经》,页码减三,字序加一。
按照提示破译,得到“明晚八点,码头三号仓库,取‘货’”。
沈砚揉了揉眉心,自从三年前被日军炮弹碎片划伤头部,他就多了读心的异能。
这能力让他在鱼龙混杂的上海如鱼得水,却也让他时时刻刻暴露在他人的恶意与秘密中,从未有过片刻安宁。
第二天傍晚,沈砚乔装成搬运工,来到码头三号仓库。
仓库里弥漫着鱼腥气,黑暗中站着一个高大的身影。
“沈先生?”
男人的声音低沉,沈砚听见他的心思:他真的来了,“货”在集装箱底层,得确认他不是叛徒。
“货呢?”
沈砚问。
男人转身打开集装箱,里面堆满了军火,“这些是海外侨胞募集的,要转运到根据地。
但76号最近盯得紧,李士群亲自坐镇,不好走。”
沈砚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是男人的担忧:李士群身边有个神秘顾问,能预判我们的行动,上次的货就是被他截走的。
“那个顾问是什么来头?”
沈砚追问。
男人一愣,“你怎么知道?”
他脑海里的疑惑清晰可辨。
沈砚没解释,只道:“我有办法避开他。
明晚十点,我带船来接货,你安排人把军火搬到码头边缘。”
离开仓库时,沈砚故意绕了条远路。
果然,他察觉到身后有尾巴,对方的心思首白又恶毒:跟着他,找到接头点,一网打尽。
沈砚冷笑一声,将人引到租界的巡捕房附近,趁对方不备,丢出一枚烟雾弹,彻底摆脱了跟踪。
回到租住的公寓,沈砚铺开上海地图,指尖划过码头周边的路线。
他知道,李士群的顾问绝不简单,而自己的读心术,将是这场暗战中最锋利的刃——也是最危险的软肋。
突然,敲门声响起。
沈砚瞬间绷紧神经,脑海里传来门外人的念头:送茶叶的,李主任让我给沈先生带了点新茶。
是76号的人。
沈砚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