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夏天让人感觉烦闷,燥热。
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火炉一样沸腾燃烧。
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一个女人把自己包裹起来,严丝合缝看不到一点的皮肤。
女人拦下一辆出租车,上了车,压低声音道:“师傅去梧桐巷。”
师傅没有回应,默默按下了计时器。
女人的怀里紧紧抱着一个黑色麻质袋,她察觉到前面异样的目光,下意识的拽着自己的衣服。
前面的师傅似乎也看出了什么,本就不满意在这大太阳下跑车的师傅,又要拉个女人去梧桐巷那个又小又破的地方,心里更是不舒服。
将近半个小时的路程,“那个……前面的路不好走,要不你首接走过去?”
师傅试探性地说道。
女人抬头看向外面,“师傅多少钱?”
“125。”
女人掏了掏大衣口袋,才掏出一百零五,“师傅,我身上就只有这么多了。”
师傅故意把价格抬高,想着一天都没接到几个人,打算从女人身上多薅点。
师傅看着她手里皱巴巴地钱,气愤道:“不是吧!
我拉了你这么久的路,你给我一百零五?
没钱你坐什么车!”
师傅一把抢过她手里的钱,“真是有病!”
女人看着出租车走远。
紧紧抱着麻质袋往前面的梧桐巷走去。
她走进一家小旅馆,“麻烦给我开一间房。”
说完把假身份证交给了前台大姐。
“夏浣之?
请把口罩和墨镜拿下来。”
夏浣之是假身份证上的名字。
她把口罩和墨镜摘了下来。
前台大姐看了看手上的身份证又看了看女人,“067,这是房间的钥匙。”
前台大姐把钥匙和那张假身份证一起交给了她。
梧桐巷是在城外的一处小镇,几乎没人愿意来这里,在城里人看来这里和垃圾场一样,又破又烂。
即便用了假身份证也不会有人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有人在意。
夏浣之拿着钥匙往楼上走去,来到067号房门口,打开房门走了进去,整间屋子装修简单舒适,一室一卫的那种。
给人感觉还是不错的。
怀里紧紧抱着麻质袋,把房间里的各个角落都检查了一遍,锁上门窗,才安心的坐到床上。
打开怀里的麻质袋,取出里面的手机,按下了开机键。
点开了手机上最新的一条头条文章:16号清晨,有匿名人士报警表示城南桥底发生了车祸,三个无名人士当场死亡。
18号,有知情网友表示死者是 姜氏夫妇及其幼女。
………通红的眼睛死盯着黑屏的手机,颤抖的身体伴随着心中的怒火,无处发泄的她只能试图说服自己不要去想这样事。
她抹去脸上的泪水,躺在床上,渐渐的困意上来。
……“小惏,小惏,小惏醒醒。”
嘴里叫着“小惏”的男孩,叫醒了熟睡的女孩。
“吃饭了,再不吃就都要被爷爷他们吃完了。”
女孩揉了揉眼睛,对男孩“哼”了一声。
起身下来,跑到饭桌前,“谢爷爷,哥哥欺负我,你快打他。”
“哦哟,惏惏不哭,爷爷打他。”
谢远华宠溺地哄着她。
“好了谢叔,都快给你宠坏了。”
厨房里走出来一个女人。
她朝沙发那的男孩招了招手:“文谦,快来吃饭啊,傻站着干嘛呢?”
“来了,潇姨。”
“汤圆来咯。”
厨房里又走出来一个男人,端着一盘汤圆。
“谢叔,快尝尝,这可是我亲手做的。
不大不小刚刚好。”
说着给谢远华盛了一碗。
“惏惏,来,到妈妈这里。
给爷爷吃饭。”
“哎,没事,她吃什么我夹就是了。
你们吃你们的。”
潇雨笑了笑,夹起前面的糖醋排骨,放进谢文谦的碗里,“来,文谦,尝尝阿姨做的糖醋排骨。”
谢文谦夹起排骨就往嘴里送,嚼了几下就把骨头吐了出来,“好吃,潇姨你做的饭太好吃了。”
“好吃你就多吃点。”
坐在谢远华怀里的小姜惏,抓到什么吃什么,没一会儿就把身上雪白的羽绒服给弄脏了,连同谢远华的裤子上都是饭渍。
吃完饭后,谢文谦充当起了“小副手”和姜启维一起收拾饭后残余。
潇雨拎着带来的备用衣服,拉着姜惏去二楼房间换下脏衣服。
换好衣服潇雨拉着小姜惏走了下来。
姜惏跑到谢文谦身边,“哥哥,你们在干什么啊?”
“惏惏,以后你和文谦哥哥一起生活好不好?
爸爸妈妈要出去一趟,所以让文谦哥哥照顾你好不好?”
“你们要去哪里?
为什么不带我?”
姜惏委屈地拉着潇雨的手,“妈妈你不要我了吗?
你们要去哪里?”
“惏惏,听话。”
“妈妈,妈妈……别走,回来,回来。”
周围的一切事物瞬间消失不见,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姜惏追着跑着,想要去拉住妈妈的手,怎么追也追不到,只能无助的哭喊着一遍又一遍的妈妈。
“妈妈,妈妈,妈妈……回来…”猛然睁开眼睛,坐起身子,看了一圈周围的事物。
姜惏低头看了一眼己经渗透了汗水的衣服,“冲个澡吧。”
起身下床,从麻质袋里取出干净的衣服,走进了淋浴间。
洗完澡后,顺手把换下来的脏衣服洗了。
姜惏打开了窗户,夜晚的风吹得人格外的舒服。
头发也被风吹干了许多。
她拿起床上大衣穿在身上,头戴着鸭舌帽,走出了房间。
走出旅馆,街道两旁的商店灯火通明,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这里始终有着烟火气。
姜惏走到一家汤圆店,整个店不是很大。
但总有人路过这里就会买下一份。
“大娘,汤圆怎么卖的?”
“小的五元一份,大的十元一份。
姑娘我看你挺廋的,大的你可能吃不完 。”
大娘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
“那我就听您的,给我一碗小的吧。”
“姑娘你先坐,一会就好。
大娘将西份打包好的汤圆交给顾客,盛了一碗小份汤圆端给了姜惏,“姑娘,你不本地人吧?
长得这么好看应该是城里人吧?”
姜惏笑了笑,“是啊,来这里散散心。”
“散心好啊,很少有人会来我们这个地方来玩。”
“大娘,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里卖汤圆啊?
你的子女呢?”
“唉!”
大娘叹了口气,“我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去国外发展了,每次回来没几天就被叫了回去。
小儿子现在自己在城里开了一家小型公司,之前打算把我带着一起去城里生活,是我自己不想去。
每年都说,后来也就不说了。
其实我一个老婆子在这里挺好的,我只希望他们两兄弟好好的就行。”
“他们都挺孝顺您的。”
“是啊!
总不能因为我一个人把他们都拖累了。
我这两个儿子啊一有时间就回来看我,一回来就拎着各种各样的补品,糕点。
现在家里还有很多东西没吃呢。
每次叫他们不要带东西回来,就是不听我的话。
我生怕家里那些东西坏了烂了。”
最新评论